自媒体社群解读:“别让你的社群,提前死在变现的道路上”

许多自媒体创作者、社群运营者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三个误区,导致自媒体社群在变现的路上,就灭亡了,甚至还未开始变现就解散了。究其根本,原因有三。

一.“学习型社群卖文具”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社群运营误区。归根究底,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用了“产品思维”运营了社群,而非是“用户思维”。

为何?因为作为社群运营者,以“变现”即销售产品为社群成立目标,同时理所当然的认为社群的作用即为聚集“消费者”从而变现。

但是以消费者、用户的角度出发,这是非常生硬,而且抵触的。

社群运营者,应该以“用户思维”出发,将具有相同属性、目标、需求的用户聚集在社群,与此同时以活动、沟通等方式,获取用户相似需求,并加以供给转化。

我们可以借用一句UC的广告语:给的再多,不如懂我。

对于社群成员而言,“懂我”即是满足需求的起点。

二.社群变现结果不理想所以社群没价值

首先,“学习型社群卖文具”绝对是错误的,同时,他会直接导致社群没有达到变现目的,就认为它没有价值的情况发生。

其次,社群运营和“吃馒头”理论一样,你不能说别人吃了三个馒头,就饱了。那我就直接吃第三个馒头。

或者是本应该改吃5个馒头才会饱,你却学别人只吃了三个。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发展,现金的社群理论早已不是几年前的社群理论就足以支撑的了。社群固然能够对小群体、大群体进行优化整合,但是放弃运营、信息交互等手段,社群是不会反馈给运营者期望的价值或是任何价值的。

选对方向的前提下,坚持会有结果。

三. 社群零成本

对于社群零成本的误区,原因就在社群运营者是以“产品思维”作为运营主导。还是以聚集消费者,售货的目的搭建社群。事实上,这应该叫“群,零成本”。而非是社群。

用户思维运营下的社群,包含了与用户的沟通、互动、活动营销等,每次用户之间的反馈,都需要获取相应的数据进行沉淀、分析。

而这既是社群物质、精力投入的一个大项,于此同时,对于数据的沉淀、分析与后续的传播和数据的二次沉淀分析,都是需要相应的运营者来实施的。

数据,是运营之中必备的基础,也是社群变现的必经之路。

兴趣部落数据图表之一

许多社群运营者,都将社群无用论归咎于无法变现,然而无法变现的误区都会触及到以上三点。

变现固然是自媒体创作者、社群运营者所急需的结果,然而盲目的变现、盲目的去做社群,只会提前死在变现的路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zhiyuan178.com/1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