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的问题,我们经常觉得好像数据就是真实一样,但这真的是真实吗?大家看到的很多案例都是美化和优化后的结果这不能说是好是坏,因为大家做案例包装的时候,都会挑最好的结果呈现。但是你不能因为看到一张战报,就以为自己的产品也能投出同等的效果,它既然能上战报,肯定是最好的爆款。
我们从数据网上随便拉一组数据
比如,我们可能会以为这些主播单场单品能够带几百万销量,单品出两三万单,尤其是辛巴,他的数据都很惊艳,大家会以为,要是能跟辛巴合作,自己也能单品销 10 万,单链接卖几百万,但是真的如此吗?
对于品牌跟主播的关系,主播不是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供应链,不懂货可以贴标,可以去跟工厂合作,像辛巴这样非常能带货的主播,一般都有自己的自营供应链,因为这样可以利润最大化,而且他也囤得起货。
大主播做到最后,自己的工作人员都是几百个人的,他们囤得起货,会把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但是一些经常推广的主播,他们是挑品的,不是所有的品都带得非常完美。我们看一下真实数据,实际上所有 ROI 都起飞的案例,往往在培训老师的 PPT 里。例如,单场直播可以做到 1:20,1:100,这个真的存在吗?存在,在他们的 PPT 里。
一般情况下,你的媒介,你的主播公司,是不会把这种公司拉出来给大家看的,主播真的有可能某一个单品就卖成这样。大家都要自己先有一个心理预期。我们不要因为看到一张完美的战报,或者听一些完美的 PR 文,就以为自己的直播投入产出会非常高。
我给大家罗列一下数据,
每一个平台做直播,我们都要有投放的心理预期,我不是说一定是这个值,而是当你在投放淘宝的时候,如果你的产出比能到 5-6 万,就是 60% 左右,你要对自己已经打一个及格分了。当然,我们可以通过直播选品跟主播的匹配,把数据做得更好。但是如果已经做到这个值了,你要觉得已经及格了,不要想着一夜暴富。所以,尽可能相信你的推荐者,或者说自己去看这个主播的直播,每个品牌在做投放之前,建议大家一定要花一天晚上 3 小时的时间,让你的工作人员或者是自己亲自去看一下这个主播的直播,看他的风格、直播语气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