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马上就要来了,虽然今年国民经济水平都不怎么样,但似乎并没有阻挡人们年中购物的热情。电商对商品的介绍,已经从传统的文字,转变成了主播口述。似乎主播口述产品特征更为符合人们的胃口,于是直播带货成了电商的新风尚,也成就了像李佳琦、薇娅这类的带货王。今天,君哥就来和大家聊一聊直播带货的那些事儿。
618这场直播带货狂欢节,除了百亿补贴外,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大头部电商平台,纷纷邀请各路明星走进直播间带货。扛着直播带货大旗的MCN机构,在短期内风起云涌。直播间成为了很多品牌核心转化渠道之一。
很多朋友也对直播行业跃跃欲试,但直播带货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也并非是一个动动嘴皮子就能躺赚的行业,直播带货有哪些坑呢?
第一坑:品牌可能会被主播坑。
有品牌广告代理商透露,客户无法选择指定直播带货,都是平台指定的腰部主播。可这却会让品牌承受一定赔本的风险。该品牌代理商透露,有次需要带货的商品是一款速冻食品,提前付给直播平台30万的推广活动费,还不算主播佣金。
商品客单价不高,一袋50块钱,按说销量应该不错。一共是上三场直播,每次口播5-10分钟,给品牌露出的时间也挺多的。但最后结果却异常惨淡。第一场只卖出去50袋,三场只卖出300袋,也就是收到了一万五,可以说是血亏。
第二坑:主播可能会被品牌坑。
一位资深MCN称,主播在和商家合作时,经常碰到一些不靠谱的品牌。其中,扶贫项目农特水果出问题的最为严重。选品的时候,项目负责人送来的样品质量非常好,但给买家发的货却是残次品。而商家给的解释是“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种情况只能主播先行赔付,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
有一位主播带了一批樱桃。当时是第一次接触果农,在选品时商家发的是大果,但到销售阶段给卖家寄的都是小果,在接到用户投诉后,商家消失了,那批货的损失只能由主播一人承担,赔了十几万。
做水果直播带货很容易出问题,所以主播都不愿带这类商品。大主播一般只卖标品,比如:螺蛳粉、自热米饭类目,这些商品的标准化很高,基本上不会出现问题。
第三坑:直播价并非全网最低价。
主播对粉丝承诺直播间的商品是全网最低价,或者是给粉丝福利,但最后却被发现并非如此,那么则会直接影响粉丝粘性。这个事情相信不用君哥多说,最好的例子就是老罗。老罗在刚开直播的时候,的确自带了很多流量,但直播的“留量”并不理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老罗给出的价格并非全网最低,甚至比品牌官网还要高一些,这引起了多数粉丝的不满。
直播带货的本质,是基于品牌和产品的生态,它的起源是品牌对于视频宣传内容的需求。比如:淘宝直播,当时就是基于商家拍产品广告片的需求,店主开始取代模特到片中卖货。直播带货更多是产品素材的方向,类似于更生动的商品详情页。
但在这种人人直播的大潮流之下,很多人盲目入场,结果不仅没有赚个盆满钵满,反而被坑。直播带货并非是一件没有任何风险的事,不要光看大主播表面的光鲜,而看不到他们背后的风险和辛苦。
李佳琦和薇娅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大家如果想要投身于直播带货的行业,不仅要了解行业的水有多深,还要问问自己能否有一定的决心和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