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技术在传统家电应用中的商业模式分析

智能物联技术传统家电应用中的商业模式分析

家电互联跟企业数字化有着高度的类似,前者是产品的数字化,解决的是企业跟消费者的连接关系,后者是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解决的是员工跟企业的关系。两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耦合,共同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企业数字化经过多年的沉淀,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清晰,他的本质是业务流程降本提效。但家电互联这几年一直在商业模式创新、体验改善、服务效率提升这几个方向摇摆,导致企业高层对家电智能化的期望太高,行业内卷,逐渐失去信心。家电互联本质是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家电上的应用,首先要找到当前业务的痛点,回归利用新技术创造新体验的本质,从硬件功能体验提升、产品服务体验提升、业务模式创新各个维度分析,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单一产品到系统化工程,逐步构建能力。

促进现有产品的体验改进,成为现有产品的溢价或者营销能力

纵观整个科技发展史,变革都是由交互体验革新引发的,物联网与传统硬件的结合,创造了通过手机软件能力改变传统硬件交互体验的机会。

1、功能体验优化

黑色家电(内容娱乐产品)比如电视,联网后将互联网内容搬到大屏,丰富用户的娱乐需求,同时通过内容运营,精准的流量营销增加企业的价值服务出口,语音和AI推荐算法的应用,快速响应用户对内容检索的需求,相比传统电视的遥控器操作,体验大幅提升。

白色家电(功用性产品)相比黑色家电,物联网带来的价值相对不显性,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功能的扩展上,空调联网后,借助手机App的交互体验,可以将空间内空气舒适度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比如“睡眠”功能,传统睡眠功能只是静音、降低风速,但是在物联网的加持下,可以根据用户年龄、天气环境、用户起床时间等因素结合适合入睡和深睡的温度曲线自动调节空调,达到真正的帮助用户进入舒适睡眠的效果。冰箱核心功能是食品的保鲜,通过云端大数据,对不同的食材健康保鲜温度进行推荐,帮助用户快捷设置冰箱变温室,达到食材最佳的健康保鲜效果。

2、服务体验升级

一般来说,传统的硬件产品以销售出去作为商业的结束,但是物联网产品,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正是智能物联改变了这个商业关系。物联网实现了“企业-产品-用户”的实时连接,企业通过销售硬件产品,以App为桥梁建立了企业与用户的连接互动,企业正式开始为用户服务。围绕产品功能的使用贴士推送,产品的健康保养、故障自检,耗材更换,售后维修,以旧换新等等。根据网上公开调查资料显示,70%的用户会因为优质的售后服务向别人推荐产品,84%的用户愿意接受收费服务并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开发新产品,卖软件或者新的硬件

1、SaaS服务

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发系统化解决方案,减少企业运营管理维护成本,提升组织效率。比如智慧楼宇,基于统一的楼宇智能化SaaS平台,实现楼宇内安防、能源、消防、楼控等多场景的可视化与精细化管理,通过融合智能检测、智能识别、智能预警等能力,实现楼宇-设备-人员等全方位管控,真正做到可视、可析、可控、可建、可管,通过数据直观对建筑执行能耗量化管理以及效果评估,来控制降低建筑运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最终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新的硬件: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中控屏等

门锁通过联网、融合更多传感技术,从传统五金件向消费电子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门锁的交互方式,扫地机器人、传感器套装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加持快速崛起,成为家居产品硬件新的增长点。

品牌价值提升

知识产权是品牌价值的提供者,通过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论文、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品牌价值。

物联网看似设备的网络连接, 实则是与数据库、云计算、设备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应用、安全可靠等等密不可分,逐渐成长起来的万物互联,是需要工程实践的一个巨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技术时代,我们所有人都是盲人,都在摸象, 有人摸的是虚拟空间、有人摸的是物理空间、有人专注于整合。 我们只有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像盲人摸象一样集众力越摸越像,才能渐渐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才能找到新技术适合产品商业化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zhiyuan178.com/6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