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龙都街道创新“N+网格化”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城市龙都街道创新“N+网格化”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网格管理无盲点、问题排查无遗漏、社区服务无缝隙,有效防范风险、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诸城市龙都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善用科技力量、科学划分网格,探索创新“N+网格化”模式,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样板”。

“党建 网格化”,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一张网”。依据服务向社区聚集、治理向网格聚焦的理念,以“界定清晰、规模适度、任务相当、方便管理、无缝覆盖、相对稳定”为标准,将全街道细分为119个居民小区网格和19个专属网格,并按照党的工作落到支部、治理工作沉到网格、服务工作送到居户的要求,全街道共优化调整网格党支部126个,并强化其在网格化治理服务中的“红色枢纽”地位,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的三级党组织体系。同时,按照“服务在网格、下沉到一线”要求,选派66名政治素质过硬、敢于担当作为、组织协调力强、工作作风扎实的机关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并聘任138名网格长,262名网格员,负责协调解决网格内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疫苗接种等民生问题,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网格化治理服务工作的组织脉络,构造起了基层治理体系“一张网”,切实为提升社区综合管理能力和网格化治理服务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城市龙都街道创新“N+网格化”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互联网 网格化”,让基层治理“耳聪目明”。坚持“创新驱动、数据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互联网 ”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成立龙都街道网格化治理服务信息中心,并在辖区138个网格中开展“有事请找我”活动,以送出“请战函”,设立“民意箱”,矛盾“一键传”、我在“网格日”为主要内容,在辖区范围内同步推广使用了诸城市“网格通”APP和“龙都街道矛盾纠纷一键传小程序”,建立了网格事项“前端发现报告—分级分流—街道、部门单位限时办结—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问效”闭环运转流程,有效促进了社区治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其中,以曹家庄社区为例,由社区联合诸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共同打造了“智慧社区物联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可实时掌握社区所有网格情况,并且可以查询到每一个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员上报的事项及进度和未办结的事项,使基层治理变得“耳聪目明”,不仅把管理变成了治理、把管理变成了服务,也实现了“互联网 ”与“网格化管理”的“并网”,构建了新型城乡治理体系。

诸城市龙都街道创新“N+网格化”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多员化 网格化”,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按照“一员多用”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切实做好了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政策法规的“讲解员”、疫苗接种的“联络员”、便民利民的“服务员”。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扎实开展“有事请找我”活动,组织66名干部每周二下沉包靠网格,切实帮助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完善落实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三级网格员制度,将全街道划分成27个大网格、67个中网格、800个小网格,由全体机关、社区干部担任兼职网格员,在发现问题时通过手机安全生产APP拍照上传、街道汇总、分类派单处理,每个网格员建立分管区域内的问题台账,随时跟踪整改进度。全面对辖区内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实行包靠负责化解制,网格长对所辖网格中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案情简单的协助网格员迅速介入及早解决,案情复杂的待调查清楚具体案情、稳住事态,并及时将案件反馈给社区书记,制定化解方案。

诸城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街道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870起,累计化解1868起,化解率为99.9%。充分发挥龙都12345“指挥棒”、“绣花针”、“连心桥”作用,探索推行“12345 网格化”工作模式,到目前,全街道政务热线总量下降了三分之一,潍坊退回重办量下降了二分之一。此外,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充分发挥网格党支部、网格长和网格员作用,通过“分区域、明责任、访住户”,让服务“到边到沿”,进一步明确辖区内未接种数量、群众名单及联系方式,主动电话联系未接种人预约接种时间,保障第二针疫苗接种工作的全覆盖,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徐桂军 报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反馈邮箱zhiyuanm123@163.com,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www.zhiyuan178.com/70434.html